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兩會: "兩會"閉幕之際 新數據預示今年經濟任務更為艱巨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“兩會”3月10日和11日相繼閉幕。然而,與政治會議的落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中國經濟的現實困境仍在持續。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,2月份消費和生產數據雙雙下滑,通貨緊縮壓力依舊嚴峻。分析人士指出,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及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,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的5%經濟增長目標恐難實現。


中國全國政協會議於10日閉幕,政協主席王滬寧在講話中強調,要堅持“團結和民主”兩大主題,扎實做好“四個凝聚”工作,包括堅持中共全面領導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發揮愛國統戰組織的政治作用,還要當好“黨的政策宣傳者”。

王滬寧強調,習近平(专题)的領航掌舵,為過去一年來,中國能在世界變局中之中,續寫“風景這邊獨好”新篇章,發揮決定性作用。


兩會提案關注青年贍養與就業難題

盡管“兩會”整體氛圍按慣例以“維穩”為主,但部分提案仍引發廣泛社會關注,尤其是關於青年贍養壓力及就業歧視的問題。

例如,全國政協委員金李建議提高贍養老人的個稅抵扣額,並將贍養配偶父母也一並納入,他說中國很多家庭已進入“四二一結構”,亦即“四位祖父母、兩位父母和一個小孩”,因此第一代獨生子女的贍養壓力大,需要政策協助。

另一位全國人大代表蒙媛建議,將“禁止就業年齡歧視”寫入法律,禁止企業設置年齡門坎,更成為微博熱搜榜首,閱讀量達1.1億次。

《新京報》星期一報道指出,該建議反映出近年來在中國就業市場諸如“35歲門檻”、“不招已婚未育女性”等隱性限制不僅愈發普遍,且顯然已經引發“眾怒”。

有些單位甚至限制報考資格為“應屆畢業生”,且本科畢業生不得超過27歲、碩士生不得超過30歲;確保就業環境更加公平、友善,已成當務之急。

就業形勢嚴峻:1222萬大學生湧入求職市場

更為嚴峻的現實,是大學畢業生找工作,恐將越來越難。


在星期日舉行的人大民生議題記者會中,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長王曉萍指出,今年大學院校畢業生預計將達1222萬人,這一數字較去年增加43萬人,再創新高。



資料照:北京一家商場內舉辦的招聘點。(2023年6月9日)


她坦言,今年穩定和擴大就業任務繁重,除大學畢業生外,脫貧人口務工規模也需保持在3000萬以上,還有大量的農村轉移勞動力需要實現穩定就業,“就業總量壓力不減,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”。

與此同時,外部環境更趨復雜,中國國內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,也對就業產生一定影響。

消費、生產雙降 通貨緊縮壓力未減

此外最新的數據也顯示,中國經濟持續不振。中國國家統計局星期日公布的數據顯示,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降0.7%,是自去年2月以來首次出現按年下降;生產者物價指數(PPI)則是年減2.2%。

財經網站《金融界》星期一報道指出,今年人大開幕,在政府工作報告中,“消費”一詞出現多達32次,足見其對於當下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。

報道引述政府工作報告起草小組成員,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陳昌盛的說法指出,在中國政府今年要完成的十大任務中,“大力提振消費、提高投資效益,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”也被放在首位,“這是現實需要”。

學者:中國消費及生產數據“嚴峻程度超過預期”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5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.0009 秒